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什么是败血症,有什么症状,可治疗吗

2025-04-30 17:0160bh

败血症是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呼吸急促和意识模糊,通过抗生素、液体复苏和器官支持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关键治疗手段包括早期抗感染、稳定生命体征和清除感染源。

1. 败血症的病因与症状

感染是败血症的核心诱因。病原体通过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或伤口感染进入血液,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器官损伤。遗传因素可能影响免疫应答强度,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会削弱防御能力。外伤或手术后未规范处理伤口也易继发感染。症状进展分三个阶段:早期出现38℃以上发热或体温过低,心率超过90次/分;中期出现呼吸频率加快、皮肤花斑;晚期可发生休克、多器官衰竭。

2. 临床诊断与药物治疗

血培养和炎症标志物检测是确诊关键。治疗首选广谱抗生素如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液体复苏使用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氏液,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糖皮质激素用于顽固性休克,剂量需严格控制。重症患者需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清除炎症因子。

3. 支持性治疗与预防

氧疗维持血氧饱和度>90%,机械通气改善呼吸衰竭。手术清除脓肿、坏死组织等感染灶。恢复期补充高蛋白饮食如鱼肉、鸡蛋,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每日监测体温和伤口变化,避免剧烈运动。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化疗患者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败血症的黄金救治窗口为发病后6小时,出现寒战伴血压下降应立即就医。规范治疗下轻症患者2周可康复,重症存活率依赖早期干预。保持手部卫生、及时处理感染伤口能有效预防,术后患者需按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定期复查炎症指标有助于评估预后。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