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夏季手足冒出的“小水泡”到底是什么

2025-06-03 10:0090people

夏季来临、气温升高,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急诊医学科及皮肤科门诊接诊了不少因手脚出现透明“小水泡”前来就诊的患者。不少人的手指、手掌或脚底边缘出现伴随剧烈瘙痒的透明或淡黄色“小水泡”,抓破后还可能渗出液体。

这些恼人的“小水泡”可能由汗疱疹、手足癣、湿疹或接触性皮炎等多种皮肤疾病引发,有的可以自愈,有的却需要引起重视。

常见“小水泡”多为汗疱疹

“我们接诊的患者的症状表现多样化,常见症状为手指侧面、指腹、手掌边缘或脚底边缘、趾间等部位皮肤出现透明或淡黄色水疱。大部分患者伴有剧烈瘙痒症状,夜间或受热时会加重,搔抓后易导致水疱破裂,引起继发感染。”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刘涵告诉记者。

“夏季手足皮肤出现‘小水泡’最常见的原因是患上了汗疱疹。”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副主任翟志芳说,汗疱疹又称出汗不良性湿疹,是一种以发生在表皮深处、米粒大小水疱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常对称发生在手足掌、指趾部位,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灼烧感、瘙痒感,在青壮年中高发,青少年发病率更高。汗疱疹病程上有自限性,一般春末夏初开始发病,夏季加剧,秋冬季可缓解,每年定期反复发作。发作时水疱通常随时间延长逐渐干涸、脱屑,最后皮肤恢复正常,但反复发作会导致局部皮肤粗糙增厚,甚至皲裂。严重者水疱干涸结痂脱落之后,裸露鲜红薄嫩皮肤,疼痛烧灼感明显。

“过去认为汗疱疹的小水泡是因手足大量出汗且汗液潴留于皮内形成的,现在更多观点认为这是一种皮肤湿疹样反应。该病可能与精神紧张、吸烟、真菌感染、手足多汗、过敏原刺激等有关。”翟志芳说。

成因多样需分类对待

翟志芳提醒,手足“小水泡”并不一定都是汗疱疹,还有可能是手足癣、手足湿疹、接触性皮炎,甚至手足口病等。

翟志芳解释,手足癣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夏季发病增多或加重,手部长期浸渍、足部多汗者更易感染。手癣多单侧发生,一般不对称,常伴有足癣,表现为“两足一手”受累,还可侵犯指甲引起甲癣。皮损初发为针尖大小水疱,数天后干涸、脱屑。

手足湿疹多病因不明,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皮肤病,皮损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常对称分布,且无明显季节性,但其皮损表现不仅仅为“小水泡”,还可表现为红斑、丘疹等,可伴有糜烂、渗出、结痂等,伴剧烈瘙痒。

接触性皮炎因接触刺激性(如清洁剂、化学溶剂)或过敏性(如染发剂、橡胶制品)物质引起,可发生于任何人群。一般起病急,皮肤接触刺激物后很快发生水肿性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大疱、糜烂等,常伴有明显瘙痒感,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

总体上,以上三种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在夏季高温潮湿的环境下,加之汗液刺激,手足癣和湿疹病情容易加重。同时,夏季皮肤暴露机会多,接触致敏物概率更高,接触性皮炎发生的几率也会更高。

翟志芳说,手足口病虽然也可出现手足“小水泡”,但它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春夏季高发,有较强的传染性,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该病也会出现手掌和脚底的丘疹和水疱,但常急性起病,同时伴有口腔黏膜溃疡或水疱等。

对症治疗消灭“小水泡”

刘涵表示,手足冒“小水泡”并不可怕,急诊处理需要明确每种疾病的特点,采取对应的处理方式。

翟志芳介绍,汗疱疹无特效疗法,主要是对症治疗,根据汗疱疹“小水泡”的轻重及瘙痒程度,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等来止痒,同时患者应避免抓挠,以防感染;如果情况比较严重,或者反复发作者可以外用糖皮质激素如卤米松乳膏、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等进行治疗,同时应做好润肤保护。

手足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处理时要保持皮肤干燥,可外用抗真菌药物。“严重者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同时口服抗真菌药物,主要包括盐酸特比萘芬片和伊曲康唑胶囊。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治疗一定要足量、足疗程(外用药物要4周以上,口服药物2—4周),尽可能避免复发。此外,还应注意避免个人物品共用,公共场所应尽可能自备拖鞋等。”翟志芳说。

手部湿疹病因复杂,治疗首先应避免可疑致病因素或加重因素,如避免接触碱性洗涤剂、过度热水浸泡、搔抓刺激等。急性期渗出明显时以湿敷为主,如2%—3%硼酸溶液、复方黄柏溶液等,皮损无渗出后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软膏,皮损严重或顽固的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不同皮损给予个体化治疗。

刘涵说,治疗接触性皮炎关键在于明确接触物,要立即清除接触物,然后根据病情使用药膏或者口服药物,重症伴有全身症状的患者同样需要及时就医采取局部治疗。

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导致的,多发于儿童,急诊处理主要是对症治疗,比如退热、缓解疼痛,要注意观察是否有重症迹象,像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等,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必须及时就医。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受到人身伤害 如何正确主张误工费?
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误工费是常见的赔偿项目之一。无论是交通事故还是其他侵权纠纷,受到人身伤害的一方都有可能因受伤而无法正常工作,以致收入受损。那么,在提起诉讼时如何主张误工费?应该怎么举证? 案例一 靠住院延长误工期使不得 2024年6月28日,赵南驾驶小轿车时与骑行电动自行车的老刘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老刘受伤,交管部门认定赵南负事故全部责任,老刘无责任。事故发生后,老刘于2024年6月28日被送

0评论2025-07-143

小心掉进“减肥陷阱”(名医讲堂)
如今,健康体重管理成了全民热点话题。然而,不少人辛辛苦苦减肥,结果却越来越肥,不见成效,这可能是掉进了“减肥陷阱”。  陷阱一:运动后就能放肆吃  “今天跑了5公里,奖励自己吃个炸鸡、喝杯奶茶!”您是否也有这种补偿心理?如果有,那么您已经掉进减肥的第一个坑里。  跑步5公里大概消耗500大卡,但是它所消耗的热量在炸鸡和奶茶这种“热量炸弹”面前就不够了,一杯珍珠奶茶的热量可能超过600大卡。两者相抵

0评论2025-07-142

撞树舒经活络?当心撞出一身病
清晨的公园里,总能找到健身爱好者拿腰背、胳膊“砰”“砰”撞树的身影。有些人认为树皮粗糙、凹凸不平,通过用身体撞树,可以刺激经络和穴位,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然而,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尤其对老年人来说,盲目撞树锻炼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撞树锻炼的风险 血管损伤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脆性增加,撞树可能导致血管内斑块脱落,引发脑梗、心梗等危及生命的疾病。 肌肉骨骼损伤撞击力度过大容易造成

0评论2025-07-142

“生物人工智能”系统创建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名为PROTEUS的“生物人工智能(AI)”系统。该系统通过模仿自然进化过程,能在几周内创造出具有新功能的分子,为药物研发和生物技术带来突破性进展。该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期刊上,不仅展示了生物技术与AI融合的前景,更可能为个性化医疗和精准治疗提供关键工具。 PROTEUS系统基于定向进化技术,这是一种在实验室模拟自然进化力量的成熟方法,换句话说,是“将

0评论2025-07-142

空调vs风扇 谁是健康睡眠守护神?
进入七月暑热难耐,吹风扇和开空调的健康之争“再现江湖”。有人认为整晚开着空调睡觉可能会得“空调病”,所以夜里吹风扇睡觉比开空调更健康。其实不然,所谓的自然风也并不代表一定健康,气温超过人体适应温度、湿度时,要果断开空调……最新一期“科学”流言榜揭晓,网罗近期热门的健康流言,快来看看你中招儿了没?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

0评论2025-0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