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一场追思会 拳拳念母心

2025-07-08 10:00400people

幕布拉开,罗大佑的歌曲《闪亮的日子》开始流淌。一场持续两个小时的追思会开始了。

大屏幕上的老人,正跟着她最喜欢的歌声轻拍手掌,皱纹里盛满笑意——这是72岁的朱蓉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参与志愿者为她举办迷你音乐会的影像。不久前,40余位来自北京、天津、济南的医护人员、医务社工、护工、志愿者,陪伴朱蓉的儿子,分享了这位被称为“精灵阿姨”的精彩绽放。

放完视频,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拼接起朱蓉的最后时光。护士长讲述她如何用“移民”形容离世,护工哽咽着回忆老人总怕累着旁人的细节,双硕士学历的志愿者说在她面前“像个小学生”……当儿子看到母亲在视频中与年轻人畅谈老庄、开怀大笑的模样时,这个中年人红了眼眶:“原来妈妈在生命终点找到了温暖。我一直觉得她是一个孤独的人,喜欢独处,但在视频中我看到她多次与大家一起开怀大笑。母亲能够在临终时把自己绽放出来,我感到非常欣慰和感动。”

这种追思会,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已举办了5次,纯公益,全免费。发起者、组织者、主持人——医务社工闫新红为会场中流动的情感所感动。“我们最初的想法只是想弥补家属的遗憾。”她说。

弥补错过的时光

不久前的一天,闫新红在整理病例时发现一个状况:癌症晚期患者朱蓉的儿子因手术,错过了母亲最后清醒的时光。这个遗憾像根刺扎在他的心里。

“当时我们恰好保留了阿姨参与病房活动的多段影像。”闫新红和团队连夜剪辑视频,将老人唱歌、敲颂钵、谈哲学的画面串联成45分钟的纪录片。追思会当天,当看到母亲说“移民是去更美好的维度生活”时,儿子感慨道:“原来她走得这么从容。”

这种“时光修补”工作,已成为这里的医务社工的常规工作。他们建立患者影像库,记录下病房里的音乐治疗、人生故事分享会等场景。闫新红电脑里存着上百段这样的片段:“有些家属只能看到医疗仪器的反光,我们要带他们看见生命本身的微光。”

在闫新红看来,追思会对患者家属的精神帮助非常大:除了弥补遗憾外,可以感受并学习亲人对待生死的态度。而对于参加追思会的相关各方,也都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照顾过的患者走了,我们会遗憾、失落、难过,需要和志愿者一起调整内心。因此,追思会是每个人都期待的时刻,相当于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激励我们接下来更全面地照顾下一位患者。”她说,“我们希望回应他们所有的需求,例如关于过生日、达成心愿,帮助他们实现所有希望得到的精神性满足。”

当初,朱蓉一见到闫新红,就说:“小闫,你不用来陪伴我,我的体感非常不好,就要移民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虽然这么说,但她还是需要陪伴来帮自己从孤独中解脱出来。得知老人喜欢刀郎的歌曲,闫新红就组织志愿者来为她演唱,还表演各种节目,活跃病房里的气氛。

当发现朱蓉总说自己对社会没有贡献了,闫新红就开导她:“您的移民观念可以帮助到很多人,这也是为社会做贡献,这也是一件很有能量的事情。”

后来,朱蓉每天让护工找闫新红,看她是否在,每次都说:“我需要‘霸占’她一段时间。”就这样,朱蓉每天与闫新红大约谈论40分钟到1个小时,直到感觉累了才结束。“大概一两周的时间,我们每天谈论这么长时间,谈论的内容主要是她喜欢的老子、庄子以及佛教的典籍等。”

由于与朱蓉等患者有大量的接触,闫新红和她的团队得以留下大量患者的素材。而这些都是家属经常错过的。因为进入安宁疗护病房的患者,大部分时间很难有比较好的清醒状态。经常陪伴他们的医务社工、护工、志愿者,就可以相对及时留下他们的“高光时刻”,这些时刻有时转瞬即逝。

哀伤辅导的艺术

当被问到最初为什么想到办追思会这种活动?闫新红谈起她遇到过一个棘手的案例。

有一位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往返几个小时,把在家里做好的饭带到病房给孩子吃,她总怕孩子吃不好。结果,由于路上的耽搁,她错过了孩子的最后一刻,后来只能想象孩子走得很好,经常会跟闫新红一起回忆孩子生前的快乐时光。

“这时我就想着,可以把我们拍下来的视频、音频或者记录下来的内容向他展示。虽然一开始没有把它称之为追思会,但呈现出来的就是今天追思会的大致样貌。”闫新红说,“孩子走后,这位母亲一度认为生活失去了意义,当看到孩子的最后时光后非常感动,后来慢慢走出了哀伤的状态。我和她经常有联系。有时候有演唱会,我会邀请她一起去看,她的状态很不错。”

接下来,这位母亲也开始主动治疗自己的病,希望自己的状态好起来。“她真的希望重建自己的生活。基于此,我认为追思会很有意义,这是给在世的人带来走下去的助力。”闫新红说。

在安宁疗护病房,医务社工的工作很多时候都是与情绪疏导有关。“在处理个案时,我们需要为家属做几项工作,一是情绪方面的安抚,二是预期哀伤的辅导。”闫新红说,后者是指个体在预见到即将发生的亲人离世时,提前产生的悲伤情绪和心理反应。这种哀伤并非发生在丧失实际发生后,而是在预感或明确知道丧失不可避免时便已开始,需要进行情绪方面的调整、缓解和疏导。

“创办追思会这种形式,我们最初并未想到是哀伤抚慰,只是希望家属看到患者在病房里的状态。”闫新红说,“有时候患者更愿意向社工表达一些想法和心理状态。这是我们应该传递给家属的内容。我会把我知道的一些我认为重要的东西转达给他们,家属了解了这些内容也会感到欣慰。”

除了对患者和家属情绪的疏导外,闫新红还与团队采用了一种尊严疗法。“让患者明白虽然他/她在这个世界上可能生活没有很长时间,但是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还会延续下去,而且曾经的高光时刻,会让他/她重新绽放。”闫新红说,“于是,我们会让患者讲过去的故事,有意义、难忘的、对别人有帮助的、有触动的故事,我们梳理成文字,形成尊严文档,这相当于一个心理和精神层面的治疗。”

生命的双向滋养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安宁疗护中心是国内首家三级医院安宁疗护病房,2021年被授予“北京市首批安宁疗护示范基地”,目前共有床位14张,都是单间。

进入病区,映入眼帘的是淡蓝绿色调的装潢,给人以静谧、安详的感觉;走廊宽敞明亮,谈心室设有舒适的座椅和咖啡吧;病房里,患者床头用于负压吸引、供氧等的治疗设备都被绘画作品挡住,需要时才会被推开;病房外的阳台上铺有一条人工绿色草坪,草坪上还安置了藤编桌椅……病房不再是冷冰冰的空间,而是温馨的“小家”。

“有些状态较好的患者,我们会有深入的交流,让我们也受到了很多滋养,对生命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同时我们能为他们做一些事情,让我们不只是情绪疏导者,更是生命价值的翻译官。”闫新红说,通过与朱蓉等患者的交往,更加坚定了做好医务社工工作的决心,并深化了对这项工作在安宁疗护中作用的认识。

2021年转型为医务社工前,闫新红是位资深社会新闻记者。跟自己同岁、同样工作状态的同事猝死的阴影,让她开始审视死亡这个“被回避的必修课”,并回顾、反思自己工作中遇到的种种不幸事件。“我发现应该认真思考这个生命中很重要的话题,于是辞职寻找临终关怀机构做志愿者,恰好首钢医院需要一位社工。我恶补了相关知识,通过了临终关怀培训,有了可以陪伴患者的底气,就开始做医务社工了。”她说。

在安宁疗护病房工作了很长时间,闫新红有一个体会:“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各种‘话疗’、语言交流、沟通,希望患者能够改变对待余生的态度,从而愿意与亲朋好友沟通,愿意回顾生命中有价值的事情。”

对此,护士长孙文喜也有类似感悟。“我们不能像其他病房护士那样,有把患者治好、护理好的喜悦感。”她说,虽然她们每人在患者和家属面前都表现出非常阳光的一面,但私底下也会压力很大,不管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她们会想,“为什么在我的班上总是送走患者?”这时,孙文喜会安慰她们要换个角度看问题,不要觉得送走了患者就压力大,而是要看患者是不是走得安详,“如果患者能够平静离世、没有痛苦、心愿都实现了,就是我们工作的成就感所在”。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流感疫苗组分每年更新,匹配当季流行株
“目前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疫苗匹配性比前几年进一步提高,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病毒的匹配性更高。”11月10日,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王大燕在回答科技日报记者关于流感疫苗预防效果的问题时表示,与疫苗株抗原性相类似的流行株比例超过95%。 针对少部分公众认为“流感病毒不断变异,打了疫苗也防不住”的误解,王大燕明确表示,虽然流感病毒容易

0评论2025-11-114

冬日健康补给站 解锁萝卜的隐藏吃法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冬日萝卜赛人参”的说法在坊间广为流传。萝卜,作为一种蔬菜,原产于我国,在各地均有种植,品种多达2000多个,栽培历史长达2700年以上。 萝卜普遍热量偏低,具有维生素C、钾及膳食纤维的含量较为丰富等营养特点,是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所谓“富贵病”人群的理想食物。同时,萝卜还含有胡萝卜素、甲硫素、莱菔甙等生物化学活性成分以及咖啡酸、香豆酸、阿魏酸等有

0评论2025-11-112

日常使用多种语言能延缓衰老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衰老》10日发表的论文称,科学家调查了27个欧洲国家超过86000人的信息,发现多语言能力(日常使用超过一种语言)能延缓衰老速度。 衰老是一项重大的全球健康挑战,与认知衰退和功能障碍有关。过去的研究提出,使用多语言可能有助于保护认知功能,但由于样本量较小、依赖临床队列和间接测量衰老指标等因素,相关证据并不一致。 位于爱尔兰的全球脑健康研究所团队分析

0评论2025-11-112

胆固醇偏高 是吃鸡蛋惹的祸?
经常有患者向我咨询“胆固醇偏高了,是不是不能吃鸡蛋了,尤其是蛋黄”,究竟胆固醇偏高是否跟吃鸡蛋有关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膳食胆固醇与血液胆固醇 蛋黄中的胆固醇,属于膳食胆固醇。所谓膳食胆固醇,就是存在于食物中的胆固醇,比如含油脂较多的肉类、鸡蛋、黄油和全脂乳制品。另外,在加工肉类中也含有较多膳食胆固醇,比如香肠、腊肉等。 而医院检查出的胆固醇偏高,是指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较高。但人体不是一

0评论2025-11-115

绿色消费就在身边
【光明时评】 街边菜市场里,老年人不再依赖塑料袋,而是拿着自备的环保布袋仔细挑选蔬菜水果;咖啡馆里,中年人自带杯子,享受每杯咖啡便宜两元的实惠;年轻人在点外卖时,主动选择不要一次性餐具……这些日常生活场景,正是绿色消费在我国悄然成长的痕迹。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近期,在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

0评论2025-11-111

“老幼共托”托起“朝阳与夕阳”
近年来,为更好地解决“一老一小”照护难题,国内多个城市开始试点“老幼共托”一体化模式。所谓“老幼共托”,是指养老设施与育幼设施在空间上紧邻设置,通过有组织或自发性代际交流活动,促进老幼群体间互利、融合。 “十四五”规划设置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专章,明确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提出健全婴幼儿发展政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等重点任务。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

0评论2025-11-114

进博观潮 看消费市场提质升级
11月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落下帷幕,但进博“汇”全球、消费“惠”生活的乐章依然在延续。 近年来,进博会持续强化“全球新品首发地、前沿技术首选地、创新服务首推地”的定位,逐渐成为观察消费升级新趋势的最佳前沿。本届进博会上,“智能”“个性”“悦己”“绿色”“健康”“情绪”等词汇高频涌现,勾勒出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消费升级的背后,离不开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与精

0评论2025-11-114

“一老一小”如何更好融在一起
“有些年轻夫妇生育时,父母年事已高,难以承担高强度带娃责任,以致在养老和托育两方面同时面临压力。”近日,四川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养老托育一体化”课题组成员石璐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此背景下,“养老托育一体化”这一创新服务模式应运而生。“它将养老服务与托育服务整合在同一空间或邻近区域,实现资源共享与代际互动。”在对国内外养老托育一体化模式进行充分调研后,石璐认为,这种模式不仅能有效

0评论2025-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