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为消费市场注入新动能(记者手记)

2025-07-24 09:00100people

  随着暑期到来,消费市场涌现出不少新看点。

  看零售市场,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近期,外卖市场呈现活跃发展态势。5月到7月初,日订单量从1亿单飙升至超2亿单。相关平台纷纷投入真金白银消费券补贴商家和消费者,将“想消费”变为“能消费”“即消费”的热情,将潜在消费需求转化为真实有效的市场增量。

  看文旅市场,“人气流量”激活消费潜能。火热“苏超”带火“跟着赛事去旅行”新玩法,“跟着演出去旅行”衍生“票根经济”新生态……入夏以来,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红红火火,新场景、新产品接续涌现,成为美好生活的“幸福必需品”。

  看餐饮市场,烟火气升腾,舌尖美味四溢。在北京簋街、合肥市罍街等知名美食聚集地,不少饭店门前排起了长龙。进入夏季后,这些地区餐厅夜间营业额普遍比白天高出50%以上,营业时间也相应延长至凌晨。

  暑期消费火热,离不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与业态创新加速。各地区各部门顺势而为,加力推出各类促消费举措。上海“66夜生活节”启幕,从6月至9月将推出130个主题特色夏夜活动;广西围绕“潮玩暑期  惠燃广西”主题,推出2000余项文旅、餐饮、体育消费活动。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持续组织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铁路部门安排开行亲子游、研学游、红色游、康养游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和银发专列……各地结合暑期消费特点和地方特色,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促进夏日消费持续升温。

  暑期消费火热,得益于需求升级与供给优化的同频共振。商场里,带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成为新宠;平台上,具备学习功能的平板电脑销量激增……这些数据背后,是消费者从“功能消费”向“价值消费”的跃迁,是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加速释放的生动注脚。需求在升级,催动供给在优化。在杭州,博物馆里的越剧表演让历史“动”了起来;在合肥,融入了酒吧元素的火锅店顾客盈门、气氛热烈……这些创新场景的诞生,源于对消费者心理的精准洞察——如今的夏日消费,人们追求的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内容,而是能彰显个性、满足多元体验的“专属定制”。供需两旺的双向奔赴,正为内循环注入汩汩动能。

  文化兴、旅游火、消费旺,夏日经济正以其独特的“热效应”,为消费市场注入新动能。伴随暑期消费热潮涌动,必将为全年经济稳中向好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23日 19 版)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国造”与“中国购”何以同火(评论员观察)
中国好物圈粉海外的方式,越来越多了。今年夏天,中国厂家创新生产的移动分体式空调,安装简单、不用打孔,既契合建筑保护需要,又引领环保节能潮流,让许多原本并不热衷于买空调的欧洲人提高了购买意愿。除了价格实惠、品类齐全,如今的中国制造还常常有意想不到的创新。最近,一位美国博主为父亲送上一顶中国制造的太阳能风扇帽,作为父亲节礼物,正在户外烧烤的父亲戴上帽子后开心得手舞足蹈起来。视频发布后在社交平台爆火,助

0评论2025-08-294

3D打印神经支架可用于修复脊髓损伤
科技日报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研究团队首次展示了一种突破性方法,将3D打印、干细胞生物学与实验室培养组织技术融合在一起,为修复脊髓损伤带来了新希望。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先进医疗保健材料》。 据美国国家脊髓损伤统计中心数据,该国有超过30万人患脊髓损伤,目前尚无有效手段完全逆转由此导致的神经功能损伤和瘫痪。治疗的主要障碍在于损伤后神经细胞的死亡以及神经纤维难以跨

0评论2025-08-292

医保影像云数据共享路径建设再提速
本报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孙秀艳)为加快推动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国家医保局全力推进全国统一的医保影像云数据共享路径建设。国家医保局信息显示,在各地医保部门的积极响应和高效协同下,医保影像云数据共享路径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截至2025年8月20日,全国已有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西藏、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共2

0评论2025-08-291

更多医疗机构将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
本报北京电(李洋雪)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残联近日印发《关于开展残疾人友好医疗机构建设的意见》,要求更多医疗机构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切实改善残疾人就医体验。  意见明确,医疗机构要设置符合标准的无障碍标识、无障碍停车位(含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设立低位服务窗口,设置无障碍卫生间。挂号、叫号、缴费等自助公共服务终端设备,具备语音、大字等无障碍功能,或保留现场指导、人工办理等传统服务方式。  意见鼓励医疗

0评论2025-08-291

让呼救者得到更快更专业救治(民生改善在身边)
“你好,广州120,是需要救护车吗?”  一天上午9时39分,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调度员梁雯婷接到了一通特殊的来电。在13秒的通话时间里,电话那头迟迟没有人说话,多次耐心询问也没有回复。“是误拨电话,还是有紧急情况?”梁雯婷内心正疑惑,电话断线了。  梁雯婷立即回拨,多次回拨后,电话再次接通,这次,听筒里传来AI语音播报的声音,反复说道:“你好,我是一名聋哑骑手”“你好,我是聋哑人”。梁雯婷的心

0评论2025-08-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