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科技+”带火消费“新四样”

2025-07-24 09:00100people

高效便捷的AI医生、智慧贴心的养老机器人、“一键启动”的智能家居、如临其境的沉浸式文旅……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即使面对外部冲击和不确定性,科技仍为消费增长提供了强势支持。

近期,科技日报记者深入一线采访调研,感受到“科技+”不断催生消费新产品新场景,不断拓展消费业态,网医疗、智养老、数家居、创文旅成为最火“新四样”,走进千家万户。

网医疗:向精准普惠升级

“无医”诊室里,患者坐在医生以往的座位,而AI医生则在电脑屏幕上一板一眼问诊。

这一幕不是科幻,而是现实。

去年11月,清华大学“紫荆AI医生”诊断系统上线。42位来自不同科室的AI医生登台亮相,诊治范围覆盖21个科室的300多种疾病。

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让就诊流程呈现鲜明科技底色。“紫荆AI医生”在虚拟世界24小时不间断看病,数天即可完成上万名“患者”诊治,还快速成长和自我进化。经过对约万名虚拟患者的诊疗,进化后的AI医生在诊断呼吸道疾病时取得了93.06%的最高准确率。

以AI、手术机器人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刷新医疗速度和精度;以信息科技为核心,现代科技赋能传统健康医疗服务体系,形成最优化的大健康医疗生态体系。

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盆复位机器人突破世界最难手术,让13岁小姑娘重返健康;在安徽合肥包河区方兴社区医院,“智医助理”机器人系统充当医生“助手”生成辅诊用药建议;在河南南阳方城县的乡村卫生院,“大经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可推荐知名中医的诊疗经验,让患者便捷体验高质诊疗……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4.18亿人,占网民整体的37.7%。

中研普华发布的《2025—2030年互联网医院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预计,到2030年,互联网医院市场规模将突破1.2万亿元,占全国医疗总支出的15%。互联网诊疗量占比将达到40%,AI医生参与80%初诊,医药电商市场规模突破1.5万亿元。

“AI、大数据、5G等技术降低了医疗数字化门槛,提升了数字健康消费热度。智慧医疗的出现和兴起,有望成为解决当前医疗供需矛盾和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的重要手段。”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告诉记者,未来,科技将继续深刻重塑数字医疗消费市场,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将持续推动行业发展,通过培育全龄段新用户释放更大消费潜力。

智养老:向提升品质迈进

在长春净月高新区“益食号智惠食堂”敬老餐厅内,机器人化身掌勺大厨。随着机械臂精准投放食材调料、翻炒,不到5分钟,一道香气四溢的菜热腾腾出锅。

66岁的张海选好菜品,将餐盘放在取餐线上。屏幕随即显示出饭菜的营养成分、摄入热量、重量与价格等信息。

“智能机器人自主完成整个烹饪流程,餐品稳定、速度快。”餐厅负责人曲艳介绍,饭菜制作偏清淡健康,软烂易消化,适应老年人群体健康需求。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3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银发经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背景下,科技创新成为推动银发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从智能护理机器人到AI情感陪伴,从无人机助老服务到智慧健康管理,科技正在全方位重塑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在北京市海淀区73岁退休职工段大伯家中,陪伴机器人“小丽”每天都会准时叫醒他,为他播报新闻、天气,陪他读书、健身……

在浙江省桐庐县的群山之间,无人机正编织出智慧养老的新网络——一架架无人机将“一碗碗热饭”精准送至生活在山区中的老人手里,有效解决老人家用餐难题,在青山绿水间书写科技赋能养老的生动实践。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银发经济潜力持续释放。一季度老年人养护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5.5%。与此同时,以智能手环、血压仪、血糖监测仪等为代表的健康监测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1.6%,显示数智技术正深度赋能健康消费产业。

“在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加速渗透下,科技养老消费会越来越‘火’。”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智慧养老研究所副研究员邢新主告诉记者。

“物联网、5G、AI技术的普及,降低了智能设备成本,促进了陪伴机器人、护理机器人、智能辅助照护设备等产品深入消费市场。”邢新主分析认为,智能康复、AI照护、智慧康养旅行将成为新型消费趋势,推动银发群体消费范式从“被动养老”向“主动享老”升级。

数家居:向万物互联蜕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收获开年最为意外的流量“富贵”。

科技创新的基因让海尔接住了“泼天”流量。

以海尔全自动油烟机为例。其采用光学烟雾感知科技和AI巡航增压科技,能够感知不同的烹饪方式和公共烟道里的压力,迅速自动调节风量。在四川成都,家住蓝光乐彩城小区的王女士使用海尔全自动油烟机,告别了净烟焦虑。

截至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海尔累计申请专利11.3万余件,累计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发布120项,有200余项原创科技被行业模仿。凭借过硬的“科技+”支撑,不久前的“618”,海尔智家在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冷柜等多个家电品类销售中实现“满堂红”。

不仅单品智能,科技创新浪潮正助推全场景互联互通、万物互联的全屋智能到来,勾勒出全新的数字生活空间。

深圳市龙岗区推动辖区6个小区约7000套保障性住房试点应用全屋智能,智能中控屏实现“可视对讲”,各类家电互联互通。

青岛市城阳区沟角社区,数字家庭智能化系统汇聚家庭智能设备,屋主点点手机,即可智能遥控空调、电视、窗帘;生活缴费、物业报修足不出户就能完成。

“随着AI情感交互、场景化联动、绿色节能等技术应用推陈出新,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倾向于将家居消费聚焦于全屋空间数字化智能化。”中建科工创新研究开发院院长李任戈告诉记者。

当下,我国数字智能家电的创新态势席卷全球,海外“圈粉”无数,产品出口逆势上扬。6月9日,海关总署发布的《2025年5月全国出口重点商品量值表》显示,2025年1—5月,我国家用电器累计出口184253.4万台,同比增长6.1%,其价值约合410亿美元。多家企业表示:“订单多得做不过来!”

“从单一家电功能的提高,到一站式家装,再到全屋数字智能的便捷,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创新驱动了产品升级换代和业态更新,成为消费新的增长点。”李任戈预计,未来十年,数字智能家居将覆盖90%以上新建住宅,并下沉至老旧小区改造。

创文旅:向沉浸体验突破

进入7月,暑期旅游高峰正式到来。没有意外,敦煌旅游持续升温。

作为“敦煌迷”,来自甘肃平凉、年事已高的王永良习惯轻点手机屏幕,在家中“穿越”至1400多年前精妙绝伦的壁画世界。

“现在只需要打开手机,借助数字敦煌平台,就能在家里以4K高清方式观看第285窟的壁画,甚至还能自由‘走进’藏经洞,重温那段历史。”王永良说。

技术创新是数字敦煌的“硬核”支撑。敦煌研究院运用三维建模技术、VR虚拟现实场景、游戏引擎的物理渲染和全局动态光照等前沿技术,为受众带来更生动、更丰富、交互性更强的数字文化体验。

从“看景”到“入画”,沉浸式文旅为消费市场注入强劲活力。从瘦西湖沉浸式夜游到5D实景剧《广东千古情》,从科技复刻数百年前北京圆明园买卖街到VR沉浸探索展《奇遇三星堆》,当科技与“国潮”融合,沉浸式体验成为文旅市场新潮流。福建三湘印象打造的《印象·妈祖》融合AR、数控雾幕技术,首演季度便斩获3000万元营收,观众互动参与度提升60%。

2024年,以数字化为内核的文旅产业实现营业总收入58902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9.8%。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交互式的数字沉浸技术和各类传感器打破了时间地域限制,满足了游客沉浸式体验文化的需求。

“现代文旅让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成为故事的一部分,这种深度参与感让文化体验焕发新生。”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说。

“未来还将出现高定制化的沉浸式文旅消费场景。”宋洋洋认为,“届时,消费者自身行为习惯和个性需求可以被完美匹配,科技与文旅的深度融合将带来更智能化、个性化的文旅体验。”

大数据、AI智能体、物联网等技术从“高精尖”走向“接地气”,覆盖民生刚需;国家战略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演绎出科技创新、产业焕新、产品更新的协奏曲,激起消费市场一片“烟火气”。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消费“新四样”将向更智能、更人性化、更可持续发展方向不断演进,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报记者孙瑜 陈瑜 代小佩 张盖伦 宋迎迎 王春 杨仑)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流感疫苗组分每年更新,匹配当季流行株
“目前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疫苗匹配性比前几年进一步提高,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病毒的匹配性更高。”11月10日,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王大燕在回答科技日报记者关于流感疫苗预防效果的问题时表示,与疫苗株抗原性相类似的流行株比例超过95%。 针对少部分公众认为“流感病毒不断变异,打了疫苗也防不住”的误解,王大燕明确表示,虽然流感病毒容易

0评论2025-11-111

冬日健康补给站 解锁萝卜的隐藏吃法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冬日萝卜赛人参”的说法在坊间广为流传。萝卜,作为一种蔬菜,原产于我国,在各地均有种植,品种多达2000多个,栽培历史长达2700年以上。 萝卜普遍热量偏低,具有维生素C、钾及膳食纤维的含量较为丰富等营养特点,是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所谓“富贵病”人群的理想食物。同时,萝卜还含有胡萝卜素、甲硫素、莱菔甙等生物化学活性成分以及咖啡酸、香豆酸、阿魏酸等有

0评论2025-11-111

日常使用多种语言能延缓衰老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衰老》10日发表的论文称,科学家调查了27个欧洲国家超过86000人的信息,发现多语言能力(日常使用超过一种语言)能延缓衰老速度。 衰老是一项重大的全球健康挑战,与认知衰退和功能障碍有关。过去的研究提出,使用多语言可能有助于保护认知功能,但由于样本量较小、依赖临床队列和间接测量衰老指标等因素,相关证据并不一致。 位于爱尔兰的全球脑健康研究所团队分析

0评论2025-11-111

胆固醇偏高 是吃鸡蛋惹的祸?
经常有患者向我咨询“胆固醇偏高了,是不是不能吃鸡蛋了,尤其是蛋黄”,究竟胆固醇偏高是否跟吃鸡蛋有关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膳食胆固醇与血液胆固醇 蛋黄中的胆固醇,属于膳食胆固醇。所谓膳食胆固醇,就是存在于食物中的胆固醇,比如含油脂较多的肉类、鸡蛋、黄油和全脂乳制品。另外,在加工肉类中也含有较多膳食胆固醇,比如香肠、腊肉等。 而医院检查出的胆固醇偏高,是指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较高。但人体不是一

0评论2025-11-111

绿色消费就在身边
【光明时评】 街边菜市场里,老年人不再依赖塑料袋,而是拿着自备的环保布袋仔细挑选蔬菜水果;咖啡馆里,中年人自带杯子,享受每杯咖啡便宜两元的实惠;年轻人在点外卖时,主动选择不要一次性餐具……这些日常生活场景,正是绿色消费在我国悄然成长的痕迹。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近期,在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

0评论2025-11-111

“老幼共托”托起“朝阳与夕阳”
近年来,为更好地解决“一老一小”照护难题,国内多个城市开始试点“老幼共托”一体化模式。所谓“老幼共托”,是指养老设施与育幼设施在空间上紧邻设置,通过有组织或自发性代际交流活动,促进老幼群体间互利、融合。 “十四五”规划设置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专章,明确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提出健全婴幼儿发展政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等重点任务。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

0评论2025-11-111

进博观潮 看消费市场提质升级
11月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落下帷幕,但进博“汇”全球、消费“惠”生活的乐章依然在延续。 近年来,进博会持续强化“全球新品首发地、前沿技术首选地、创新服务首推地”的定位,逐渐成为观察消费升级新趋势的最佳前沿。本届进博会上,“智能”“个性”“悦己”“绿色”“健康”“情绪”等词汇高频涌现,勾勒出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消费升级的背后,离不开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与精

0评论2025-11-111

“一老一小”如何更好融在一起
“有些年轻夫妇生育时,父母年事已高,难以承担高强度带娃责任,以致在养老和托育两方面同时面临压力。”近日,四川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养老托育一体化”课题组成员石璐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此背景下,“养老托育一体化”这一创新服务模式应运而生。“它将养老服务与托育服务整合在同一空间或邻近区域,实现资源共享与代际互动。”在对国内外养老托育一体化模式进行充分调研后,石璐认为,这种模式不仅能有效

0评论2025-11-111

大病保险守牢因病返贫底线
地处山大沟深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高山乡岔巴村,村民老马家墙上最显眼的位置贴着两份政策文件——《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服务指南》和帮扶政策“明白纸”。这个家里,一边是瘫痪在床、需常年照料的母亲,另一边是患先天性心脏病、需持续治疗的三岁儿子。生活的担子很重,但墙上的那份大病保险政策,实实在在帮老马扛住了最难承受的医疗花费。老马仔细算了一笔账:2024年至今,儿子19次治疗总共花了约18万元。在基本医保报销

0评论2025-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