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国家账本里的民生温度

2025-10-22 10:0010people

“民生”二字,重若千钧。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国家财政的民生导向更加鲜明,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以上,规模近100万亿元,资金更多、更直接地用到了老百姓身上。

过上美好生活,是人们的共同期盼,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翻看“十四五”国家账本,“数”里行间可见政策力度、尽显民生温度。

一是织牢织密“保障网”。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超过10.7亿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13.27亿人,这一组扎实的数据,为千家万户托起了稳稳的幸福。二是调准发展“天平码”。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由2021年的1.9万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2.7万亿元,财政资金在持续流动中不断平衡发展差距。三是拓宽公共服务“滴灌渠”。约1300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现相关教育经费可携带,医疗方面累计安排资金超过800亿元,切实提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四是打造“幸福圈”。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近5万家图书馆、博物馆免费开放,民生服务愈加丰富可及。

保障和改善民生,离不开发展赋予的底气与能力。论实力,我国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稳居前列,为民生改善奠定物质基础;看条件,我国民生政策具有连续性、稳定性,也兼具前瞻性、灵活性,能够因时因势拿出储备工具和增量政策,确保民生保障不掉线。

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巩固,人民群众生活中还存在不少急难愁盼问题。在城镇化进程中,大量老旧社区亟待维护改造。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养老护理人员缺口较大,养老服务供给仍需加强。

民生需求是最真实、最迫切的市场信号。人口老龄化催生银发经济,环保意识拉动绿色消费,健康理念引领大健康产业发展……无数民生领域蕴藏着巨大的产业机遇。解决好民生问题,不仅能直接提升百姓生活质量,更有助于扩大内需、提升人力资本、促进产业升级,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只有尽力减少居民的后顾之忧,才能充分释放消费潜能,为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投资于人”,宏观政策更加重视民生导向,是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谋划长远发展的主动选择。《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举措陆续出台,持续释放民生红利。近期出炉的数据显示,全国31个省(区、市)上半年财政支出中,民生领域支出普遍占到总支出的七成以上。以真金白银“投资于人”,着力解决千家万户的紧要事、迫切事,不仅直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将进一步激发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需要。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疾控:这5类人减肥,真的建议去减重门诊
人民网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乔业琼)你是否也试过这样减肥:拼命节食、疯狂运动,甚至尝试各种网红“速瘦法”,结果要么越减越没力气,要么迅速反弹?一次次失败后,不禁自责:“是不是我还不够努力?” 其实真不是你“意志力不够”,因为肥胖是受遗传、代谢、饮食、心理、环境等多因素影响的慢性疾病。中疾控微信公众号近日发布消息称,单靠“硬扛”根本敌不过身体的复杂生理机制,想长期瘦下来,得靠科学方法。而减重门诊

0评论2025-10-221

数字标签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标志着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正式迈入数字化新阶段。目前,已经有不少预包装食品使用了数字标签。 长期以来,预包装食品因实体标签版面有限,难以充分展示详细信息,导致消费者难以获取全面的食品信息。不少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反映,在选购产品时食品信息密集排列、字小如蚁,令人看不清、找不到、读不懂。数字标签就如同

0评论2025-10-222

四大类特色场景激活“夜京城”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城市管理委获悉,《北京市“十五五”时期城市照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印发。 “十五五”时期,本市将构建“一核两轴,四环多点”的夜景空间结构,凸显“十字轴线+环线+棋盘路”的夜间空间特点。 通过对天安门广场地区开展景观照明全面体检、实现中轴线15个遗产点照明提升、打造棋盘光网、优化进京第一印象区夜景风貌、提炼“夜京城”十四景,并依托“水韵”“园影”“市集”“揽胜”四

0评论2025-10-221

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加“抗挫折”?
微信公众号提问 我家孩子今年上小学六年级,最近一遇到难题就崩溃,要么大哭一场,要么把本子一扔说“我不学了”。孩子一点抗挫折的能力都没有,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专家观点 北京翠微小学密云分校市级骨干班主任司玛莉:孩子“输不起”的根源,往往是“抗挫”能力尚未得到系统培养。下面五个小妙招,可以帮助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孩子的“抗挫”能力。 第一,共情牌,先接住情绪,再谈方法。面对发怒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做的是

0评论2025-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