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数字标签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2025-10-22 10:0020people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标志着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正式迈入数字化新阶段。目前,已经有不少预包装食品使用了数字标签。

长期以来,预包装食品因实体标签版面有限,难以充分展示详细信息,导致消费者难以获取全面的食品信息。不少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反映,在选购产品时食品信息密集排列、字小如蚁,令人看不清、找不到、读不懂。数字标签就如同食品的“电子身份证”,运用数字化技术展示预包装食品实体标签信息,消费者扫描包装上的专属二维码,即可用手机放大字体、听语音解读、浏览配料产地、工艺细节及全链溯源等信息,实现食品标签“可听、可播、可放大”。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升级,还将助力食品信息展示、食品安全监管等,有利于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数字标签虽小,却是连接消费者与食品生产企业的关键信息桥梁,在市场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数字标签的应用,产品信息更新效率提升,企业将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与信息透明度。同时,该改变还将引发食品产业链深度变革,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食品数字标签推广亟须强化政策引导,打通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应用的衔接路径。数字标签绝非简单地以扫码替代印刷,各地应统筹推进标准制定、企业转型与消费者引导等工作,善用调研、试点、评估等机制,在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的同时,细化数字标签在内容、格式、展示等方面的规范要求,消除企业“不敢用、不会用”的顾虑。此外,需增强政策公共服务属性,配套适老化改造与科普宣传等内容,提升公众信任度。例如,南京江北新区面向辖区食品生产企业开展“食品标签体检”活动,诊断出101份标签实物,制定优化食品标签时间表,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的个性化指导建议,帮助企业降低食品标签安全风险。

数字标签的价值在于突破实体标签的物理限制,构建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的信息生态。各地应积极推动企业实施全面数字化转型,深化工序数控化、数字化研发设计等应用,并借助新技术保障食品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追溯。同时,可推动数字标签与追溯码、结算码等多码功能整合,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实现标签修改全程留痕,确保信息不可篡改,推动技术赋能聚焦于数字标签的标准制定、平台搭建、工具开发与服务优化。

数字标签的推广是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创新。各地还需探索构建“消费者评价—企业整改—政府监管”的互动机制,实现协同监督落实。同时,依据扫码数据动态优化标签功能,引导企业创新应用模式,提升消费者对数字标签的关注度,形成“需求驱动供给”的良性循环。

数字标签是食品安全治理与移动互联网深度交融的务实举措。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离不开配套措施的有力保障,各地应统筹推进食品标签数字化及配套制度的完善,通过政策引导、技术赋能、社会共治等多重举措,持续赋能食品安全治理与消费者权益保障,守好食品安全“最后一公里”。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疾控:这5类人减肥,真的建议去减重门诊
人民网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乔业琼)你是否也试过这样减肥:拼命节食、疯狂运动,甚至尝试各种网红“速瘦法”,结果要么越减越没力气,要么迅速反弹?一次次失败后,不禁自责:“是不是我还不够努力?” 其实真不是你“意志力不够”,因为肥胖是受遗传、代谢、饮食、心理、环境等多因素影响的慢性疾病。中疾控微信公众号近日发布消息称,单靠“硬扛”根本敌不过身体的复杂生理机制,想长期瘦下来,得靠科学方法。而减重门诊

0评论2025-10-221

四大类特色场景激活“夜京城”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城市管理委获悉,《北京市“十五五”时期城市照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印发。 “十五五”时期,本市将构建“一核两轴,四环多点”的夜景空间结构,凸显“十字轴线+环线+棋盘路”的夜间空间特点。 通过对天安门广场地区开展景观照明全面体检、实现中轴线15个遗产点照明提升、打造棋盘光网、优化进京第一印象区夜景风貌、提炼“夜京城”十四景,并依托“水韵”“园影”“市集”“揽胜”四

0评论2025-10-221

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加“抗挫折”?
微信公众号提问 我家孩子今年上小学六年级,最近一遇到难题就崩溃,要么大哭一场,要么把本子一扔说“我不学了”。孩子一点抗挫折的能力都没有,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专家观点 北京翠微小学密云分校市级骨干班主任司玛莉:孩子“输不起”的根源,往往是“抗挫”能力尚未得到系统培养。下面五个小妙招,可以帮助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孩子的“抗挫”能力。 第一,共情牌,先接住情绪,再谈方法。面对发怒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做的是

0评论2025-10-221

国家账本里的民生温度
“民生”二字,重若千钧。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国家财政的民生导向更加鲜明,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以上,规模近100万亿元,资金更多、更直接地用到了老百姓身上。 过上美好生活,是人们的共同期盼,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翻看“十四五”国家账本,“数”里行间可见政策力度、尽显民生温度。 一是织牢织密“保障网”。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超过10.7亿人,参加基

0评论2025-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