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中疾控:这5类人减肥,真的建议去减重门诊

2025-10-22 10:0010people

人民网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乔业琼)你是否也试过这样减肥:拼命节食、疯狂运动,甚至尝试各种网红“速瘦法”,结果要么越减越没力气,要么迅速反弹?一次次失败后,不禁自责:“是不是我还不够努力?”

其实真不是你“意志力不够”,因为肥胖是受遗传、代谢、饮食、心理、环境等多因素影响的慢性疾病。中疾控微信公众号近日发布消息称,单靠“硬扛”根本敌不过身体的复杂生理机制,想长期瘦下来,得靠科学方法。而减重门诊/体重管理中心,就是帮助科学减重的专业地方。

什么是减重门诊或体重管理中心?

减重门诊/体重管理中心是医疗机构内设立的专业医疗科室,通常由医生、营养师、运动指导师等多学科团队组成,旨在为超重或肥胖人群提供科学、系统、个性化的体重管理和健康改善方案。

它不同于商业减肥机构,其核心是以医学为基础,关注肥胖背后的病因、并发症以及长期健康。

哪些人应该去减重门诊或体重管理中心就诊?

许多人认为只有超过200斤的胖子才有必要去减重门诊/体重管理中心,或者以为这里就是开药、做手术的地方。这些误解,可能让你错过更科学、更健康的体重管理方式。事实上,只要你有体重困扰,或者减肥遇到坎,都可以到这里寻求专业帮助。尤其是这几类人,建议优先去:

一是BMI指数超标者。如果BMI大于等于24千克/平方米,并且患有高血压、或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得去。如果BMI大于等于28千克/平方米,哪怕没查出其他病,也建议去。

二是自己减肥总失败的人。多次自行减肥(如节食、运动)无效或体重反复反弹,甚至越减越胖者,别再硬扛了,去看看问题出在哪。

三是有基础病,不敢随便减肥的人。比如有心脏病、肾病、胃病等,怕减肥伤身体,需要医生盯着才敢减的人。

四是考虑药物或手术减肥的人。对减重手术或处方减重药物有需求者,需要医生进行专业评估。

五是“隐形肥胖”的人。体重看着正常,但肚子大、腰粗,或者体脂率高(比如女生肚子上肉多、男生啤酒肚),想改善体型、调代谢的人。

去了减重门诊或体重管理中心后会干啥?

第一步:全面评估,找出你胖的原因。第一次去,医生不会直接让你“少吃多动”,而是先做全面评估,找出胖的原因:

详细问诊:问你什么时候开始胖的、之前怎么减的、平时一顿吃多少(比如会不会吃两碗饭、常喝奶茶吗)、一周动几次、家里人有没有胖的、有没有其他病;

测身体成分:用专业仪器测量身高、体重、BMI、腰围、体脂率等指标,通过人体成分分析仪器分析体脂率、脂肪、肌肉和水分占比,科学判断肥胖类型;

医学检查:抽血检查血糖、血脂、肝功能、甲状腺功能等,做心电图;如果需要,还会测“静息代谢率”测定—— 看你躺着不动时,身体一天消耗多少热量(帮你算该吃多少);

心理行为评估:了解是否存在情绪化进食等心理因素。

第二步:“定制方案”——给你专属的减肥方法。根据评估结果,团队会给你一套 “量身定做” 的方案,核心是 “饮食 + 运动 + 习惯调整”,必要时才用药物或手术:

饮食指导:营养师教你怎么能吃饱还不超量,并且会提供多种膳食方案供你选择;

运动建议:根据体能推荐适合的运动类型和运动强度,并指导科学运动方法,如慢慢加量、避免受伤;

行为调整:教你分清“真饿”(肚子咕咕叫)和 “情绪饿”(压力大想吃零食),帮你改善睡眠,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医疗干预:只有符合条件的人,医生才会建议用减肥药或减重手术,而且会全程盯着你的健康指标,避免出现风险。

第三步:长期随访——帮你不反弹。减肥不是“减完就结束”,团队会定期跟你联系,通过体成分复测、血液指标跟踪和面对面沟通,评估体重管理进展与困难,以便及时调整方案,避免体重反弹,实现持久稳定的健康改变。

科学减重有哪些优势?

一是科学性:所有方法都有医学研究支持。

二是系统性:通过系统评估,从代谢、饮食或心理等根源制定策略,精准干预,内容包括饮食、运动、行为、心理干预和药物或手术治疗。

三是个体化:根据你的代谢状况、生活习惯、健康状况量身定制个性化方案,可行性强,成功率高。

四是安全性:在专业医学监督和指导下进行,避免极端节食和不当运动带来的安全风险。

五是长期性:注重习惯培养,目标不仅是减重,更是维持体重,防止反弹,并且改善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促进整体健康,实现多重获益。

就诊前需要做什么准备?

一是 找到门诊。打开公立医院官网或挂号平台,搜“减重门诊”或“体重管理中心”,直接挂号就行,现在很多医院都设有相应科室。

二是带好资料。带上最近一次的体检报告(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或就诊病历,规范记录3-5天的饮食运动情况,并总结以往的减肥经历或携带相应资料。

三是调整心态。以开放和信任的态度与医生沟通,将减重视作以健康为核心的长期管理过程。耐心坚持、积极配合专业指导,是达成并维持减重目标的关键。

减肥不是“短跑冲刺”,而是“健康马拉松”。去减重门诊不代表“自己不行”,而是聪明的选择——帮助你选择一条更科学、更安全、更有效且注重长期健康的减重路径。

如果你正面临体重困扰,尤其是伴有健康问题,别犹豫,去减重门诊看看,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是迈向健康的关键一步。你,值得更健康地瘦下来!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数字标签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标志着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正式迈入数字化新阶段。目前,已经有不少预包装食品使用了数字标签。 长期以来,预包装食品因实体标签版面有限,难以充分展示详细信息,导致消费者难以获取全面的食品信息。不少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反映,在选购产品时食品信息密集排列、字小如蚁,令人看不清、找不到、读不懂。数字标签就如同

0评论2025-10-222

四大类特色场景激活“夜京城”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城市管理委获悉,《北京市“十五五”时期城市照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印发。 “十五五”时期,本市将构建“一核两轴,四环多点”的夜景空间结构,凸显“十字轴线+环线+棋盘路”的夜间空间特点。 通过对天安门广场地区开展景观照明全面体检、实现中轴线15个遗产点照明提升、打造棋盘光网、优化进京第一印象区夜景风貌、提炼“夜京城”十四景,并依托“水韵”“园影”“市集”“揽胜”四

0评论2025-10-221

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加“抗挫折”?
微信公众号提问 我家孩子今年上小学六年级,最近一遇到难题就崩溃,要么大哭一场,要么把本子一扔说“我不学了”。孩子一点抗挫折的能力都没有,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专家观点 北京翠微小学密云分校市级骨干班主任司玛莉:孩子“输不起”的根源,往往是“抗挫”能力尚未得到系统培养。下面五个小妙招,可以帮助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孩子的“抗挫”能力。 第一,共情牌,先接住情绪,再谈方法。面对发怒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做的是

0评论2025-10-221

国家账本里的民生温度
“民生”二字,重若千钧。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国家财政的民生导向更加鲜明,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以上,规模近100万亿元,资金更多、更直接地用到了老百姓身上。 过上美好生活,是人们的共同期盼,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翻看“十四五”国家账本,“数”里行间可见政策力度、尽显民生温度。 一是织牢织密“保障网”。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超过10.7亿人,参加基

0评论2025-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