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怎样算“有效”晒太阳?看影子就知道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这个“静悄悄的流行病”可能正在向你逼近。体重过胖过瘦走极端、防晒过度缺维生素D、迷信“老来瘦”没肌肉……这些因素都在影响着骨骼健康。 在第30个世界骨质疏松日之际,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和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共同举办“2025年健康骨骼科普传播大会”, 与会专家共同为公众骨骼健康支招儿。 这类“胖人”骨折风险高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夏维波教授介绍,科学管理体重与骨骼健康密

0评论2025-10-2710

我国首款心血管AI-OCT大模型发布
在近日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七次心血管年会上,我国首款心血管AI-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大模型——麒光AI-OCT大模型正式亮相。它融合AI大模型与先进影像技术,依托高质量心血管数据库,显著提升OCT影像的解析效率与精准度,大幅降低技术使用门槛,被业内视为实现精准血管介入治疗(PCI)手术的重要突破。 腔内影像技术,尤其是OCT,因具备10—20微米级超高分辨率,可清晰呈现血管内斑块性质、支架

0评论2025-10-2715

仿生软镜片可像人眼一样自动调焦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仿生软镜片,能够像人眼一样根据环境光照强度自动调节焦距。这一成果展示了光驱动软体材料在构建自适应视觉系统、自主运行的软体机器人、智能医疗设备及下一代可穿戴技术方面的广阔前景。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新一期《科学·机器人》杂志上。 这种名为光响应水凝胶软透镜(PHySL)的装置,由嵌入吸光氧化石墨烯的水凝胶构成,中心设有微型透镜。当光线照射时,氧化石墨烯吸收光能产生热量

0评论2025-10-2712

这五个助眠“好建议”纯属帮倒忙
“昨晚又没睡好”。这是很多人早上跟家人说的第一句话。大家越来越重视“睡个好觉”,网上的助眠小贴士也随处可见。但是,有些小贴士执行起来,不仅没让睡眠好转,反而让失眠更加严重了。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那些容易被误解的助眠建议。 误区 早点上床躺着 不少人觉得晚上睡不着,那就早点上床躺着,希望花更多时间能等到睡眠来临。可实际上,您在床上清醒的时间越长,大脑就越容易把床和睡不着关联在一起,反而削弱了躺床上就

0评论2025-10-2711

类脑感知,机器人导航新帮手(创新汇)
如果没有卫星信号、无法地图建模,机器人还能靠什么来导航?最近,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科学·机器人学》上提出一种模仿人类大脑感知模式的新型导航方案,让机器人能够运用“类脑”识别环境位置,在无GPS、能耗受限等场景中实现高效自主定位。“我们希望机器人就像拥有大脑一样,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只需激活必要的感知部位、处理最关键的信息,从而大幅提升能效与适应性。”该项目负责人、昆士兰科技大学

0评论2025-10-2711

百亿级人类基因组基础模型发布
本报电(华轩)近日,在第二十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上,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与之江实验室联合发布了百亿参数人类基因组通用基础模型——Genos。这一针对人类基因组深度优化的基因组基础模型,可支持高达百万碱基对的超长上下文分析,并实现单碱基分辨率的精准识别。Genos的推出标志着基因组研究从“读出”碱基序列迈向“读懂”生命底层逻辑,有望促进临床疾病诊断、个人基因组解读及前沿科学研究。要读懂“生命之书”,首先

0评论2025-10-2713

每天少坐半小时有助于提升代谢健康
据新华社赫尔辛基电 (记者朱昊晨、徐谦)芬兰图尔库大学参与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每天仅减少30分钟的坐姿时间,就能改善身体利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产生能量的能力,有助于提升代谢健康并降低慢性疾病风险。  图尔库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长期久坐并伴随不健康饮食容易导致能量摄入超过消耗,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这项研究共纳入64名有久坐习惯且具有多种慢性病风险因素的成年人。研究人员要求干预

0评论2025-10-2716

激活细胞“能量工厂”(科技大观)
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受到更多关注。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仅阿尔茨海默病每年就新增近千万例。当前,医学科学界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尤其是认知障碍方面的致病机理仍未完全厘清。最近,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波尔多大学马然迪神经中心团队联合加拿大蒙克顿大学发表的一项最新成果,首次直接证明增强线粒体功能可以逆转小鼠的记忆缺陷。这一科学发现不仅深化了人们

0评论2025-10-2713

托起心衰患儿生的希望(创新故事)
体内植入“人工心脏”已有5个月的俊俊,来到位于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复查。血液检测、心脏彩超……当一系列检查结果出现在电脑屏幕上时,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教授董念国脸上露出了微笑:“各方面指标都比较正常。”今年3月,7岁的俊俊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成功植入我国自主研发,全球最轻、最小的儿童磁悬浮“人工心脏”。当时,俊俊患有终末期心力衰竭,手术前已发生严重的心源性

0评论2025-10-279

银发族“候鸟”开启秋冬旅居
随着北方多地气温骤降,不少银发一族纷纷选择提前开启秋冬旅居,踏上“向南避寒”、康养疗愈的旅途。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后,来自北京、沈阳、天津等北方城市的避寒游预订量显著攀升。从目的地来看,广州、三亚、桂林、珠海、深圳、西双版纳、厦门等国内城市较受欢迎,泰国、马尔代夫、印度尼西亚、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出境避寒游的热门目的地。“这里气候温和,像我们这样60岁以上的老人出门还能免

0评论2025-10-2710

« 上一页 5/938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