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癌症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揭秘】15个悄无声息的癌症信号
癌症,这个令人谈之色变的“杀手”,每隔一阵子就会跳出来拨动人们紧张的神经。今天是“世界癌症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约312万例,每分钟就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癌症发病率在40岁后快速上升。面对如此高发的肿瘤,早预防、早发现是关键。《生命时报》采访多位权威专家,全方位解读癌症,并总结一些你应该了解的防癌招数。悄无声息的癌症信号提到癌症,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恐怕大多数人的答案会是“自己会不会得癌”。如果能够及时发现癌症的早期症状,尽快进行治疗,也许可以提高生存的几率。《生命时报》综合美国“癌症网站”和《

0评论2022-10-2955

年轻人如何预防脱发 预防脱发有个“三字经”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发文支招脱发男性,远离“发际线杀手”。虽然遗传因素下的脱发是不可抗拒的,但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记住吃、躲、减三个字,会很大程度上帮助减少脱发。“两边钢丝网,中间足球场”、“地方支援中央”等都是耳熟能详的脱发专用语。随着年龄增长,男性头皮上的毛囊数量日渐减少,生长速度也逐渐放慢,很多男性出现脱发的现象,从心理和生理上给男性很大的折磨。如何挽救发际线,聪明但不“绝顶”,正是很多男性急需解决的问题。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发文支招脱发男性,远离“发际线杀手”。虽然遗传因素下的脱发是不可抗拒的,但是养成

0评论2022-10-2957

拔牙影响记忆力 专家:拔牙与脑神经是两码事
最近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一条“拔牙影响记忆”的消息广为流传。该消息声称,有瑞典科学家发现,“牙齿健全者的记忆力明显比拔过牙的人要好得多”。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呢?记者昨日咨询了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专家,专家表示,这纯属荒谬的说法,拔牙和智力根本搭不上界。记者调查:传言由一份国外报告而得出“拔牙丢记忆”根据该消息提供的内容,记者查找到早在2013年发表的一项瑞典研究,该横断面研究选取了273名55~80岁的中老年受试者,对他们进行了全面的口腔检查、认知能力测试,并记录了他们的基本信息和健康状况。

0评论2022-10-2961

总是手麻是怎么回事 【揭秘】引起手麻3大类疾病
在常人的经验中,手麻是与颈椎病画等号的,而在治疗方面,也被冠以很难治疗的概念。但实际上,麻并不是颈椎病的特有症状。麻,是告诉我们神经出现了问题的一个信号,而可以引起麻木的疾病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神经自身出现问题,比如神经炎,神经变性,神经肿瘤等等,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往往还伴有许多其他的症状,相对比较难以治疗,但也较为少见;第二类是全身性的疾病引起的继发的神经问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尿毒症患者也会有类似的症状;第三类是神经受到外界的压迫,从而导致出现症状。这一类往往是最常见的问题。从某

0评论2022-10-2968

抑郁症患怎么治疗 专家揭秘4个抑郁症传言的真相
患了抑郁症是因为心眼小、想不开吗?抑郁症只是大脑的病,和身体无关吗?得了抑郁症,换个环境就好了吗?抗抑郁药物会把人“吃傻”吗?在2015“健康中国-阳光心灵”精神卫生媒体传播激励计划启动仪式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王刚教授针对大众对抑郁症发病原因、症状、治疗等方面的误区,进行了一一纠正。误区1:抑郁症患者是“小心眼” “曾有过抑郁症患者,两小时前还和朋友一起吃饭喝酒,两小时后跳楼了。一个人的表情可以很快乐,但内心的体验不一定如此。不要靠表情判断一个人的内心。”王刚指出,抑郁症不等于

0评论2022-10-2960

什么是癌症 关于癌症这些问题要了解
现如今,随着对癌症危险因素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诊疗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谈癌色变”,癌症也不再是“不治之症”。4月15-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副主题是“抗击癌症,从了解开始”。对此,中国经济网健康频道搜集整理了部分癌症的相关知识,让我们一起了解癌症!■ 问题一 什么是癌症? 癌症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类病。除头发、牙齿和手指(脚趾)甲外,几乎人体所有的部位、器官和组织都可发生癌症。如果机体长期处于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就会造成某些部位细胞过度增生或异常分化,形成不受控制、

0评论2022-10-2948

« 上一页 8872/9359 下一页 »